四
川
四川在辽广的空间与久远的时间里迁回交错,一次次惊叹于山川河流塑造的盛景,我们能纵横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亦可浅尝一碗热气腾腾的盖碗茶,既能远望峨眉绵延万里,也能跟随着攀登雪山。
在这里,我们并非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四川历史沧海桑田星移物换的见证者,是遥望峨眉山月半轮秋,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有志之士,是知往事明未来的追梦人。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宝库”的美誉,多样的气候及地貌环境使四川不仅是人类的天府之国,也成为万物生灵的天府。
川
芎
川芎入药始载于《本经》,原名芎,列入上品。《本草图经》指出:“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多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胸壁心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头痛,风湿痹痛。
川
贝
母
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并无分类,至清代才明确有川贝之名,与其它贝母分开。《本草汇言》云:“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必也川者为妙。……然川者味淡性优,土者味若性劣,二者以分别用”。
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乳痈,肺痈。
川
牛
膝
川牛膝之名始见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的“大活血丹”、“活血丹”、“乌丸子”等配方。《本草纲目》中记载:“牛膝处处有之……惟北土及川中人家栽莳者为良”。
川牛膝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证。
川
乌
川乌别名乌头、奚毒、乌喙、川乌头等。《本草纲目》云:“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栽培于四川,故称川乌头,简称川乌。
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川乌具有大毒,一般需要炮制降毒后才能使用。
愿我们终会到达拥有无尽的人间烟火,
万物生灵的天府之国。
往期回顾
下
期
再
见
佰草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