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骨伤科精选秘验方剂大揭秘
TUhjnbcbe - 2021/8/17 2:58:00

方13,骨增康膏药

当归、红花、乳香、没药各10克,三仙丹3克。

上药共研为末,加水调成糊状,慢火加热至80℃,再加入粘合剂(糯米粉)少许,调匀。待冷却至40~45℃时,将药膏敷于骨质增生局部,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周围用胶布封牢,以保持药膏的温度和湿度,外用纱布薄棉垫扎紧。24小时后取下。7天后按此法敷第2剂,敷3次为1疗程。体质虚弱、重症冠心病及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在开始敷膏药治疗时,禁用其他疗法。局部敷药后,多出现刺痒或起红色小丘疹,停药2~3天后即可消失。

方14,骨痛灵

穿山甲、川牛膝、全蝎、甘草各20克,桃仁、红花各10克,川楝子12克,蜈蚣6条。

上药烘干研末,分装粒胶囊,早晚各服4粒,黄酒送服。上药量为1疗程量。

方15,骨刺丸

熟地黄、骨碎补、炙马钱子、鸡血藤、肉苁蓉各60克,汉三七、净乳香、净没药、老川芎各30克。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或黄酒送服。3个月为1疗程,同时辅以热敷药外敷。

方16,增生灵

红花、当归、川乌、防风、土鳖虫、骨碎补、透骨草、伸筋草各12克,花椒、艾叶各10克,甘草9克。

上药加食醋毫升,文火煎至毫升,待温度适宜时外洗患处,每天1剂,醋煎外洗2次,每次10分钟,10天为1疗程。

方17,灵仙乌蛇饮
  

威灵仙30克,乌蛇1条(去头重20克左右),丹参、木瓜、狗脊、秦艽、当归、姜黄、补骨脂各15克,苏木、花椒各10克。

每天1剂,重煎3次,混合药液,分别在早8:00时、下午15:00时及晚上24:00时服用。颈椎骨质增生加葛根15克,腰椎骨质增生加骨碎补15克。

五,足跟骨刺痛

方18,川芎散

川芎45克。

将川芎研成细末,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装药末15克。将药袋放在鞋里,直接与痛处接触,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3个药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仍可再用。

方19,川乌散

生川乌30克。

此为1足跟用量。将川乌研细末加白酒(以粮食酒为好)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温水将脚洗净,把药平摊足跟疼痛处,外以塑料纸包好,用药期间不作剧烈活动。病去即止,不可久用。

六,肩关节周围炎
  

方20,细辛生姜白酒方

细辛80克,老生姜克,60度高粱白酒毫升。

细辛研末,生姜洗净,混合杵成泥绒,铁锅内炒热,入白酒调匀,再微炒。将药铺于纱布上,热敷肩周疼痛部位,每晚1次。敷药时避免受凉感寒。

方21,芍蜈散
  

白芍~克,姜黄12~15克,大条蜈蚣10~12条。

上药共研细粉,每天服3次,每次用12~15克,加水50~70毫升,煮沸待温后服,1周为1个疗程。

方22,松肩汤
  

桂枝、当归各12克,黄芪、片姜黄、羌活、独活各15克,赤芍、白芍、桑枝、青风藤、木爪各30克,威灵仙18克,红花10克,细辛6克。

上药加水毫升,浸泡30分钟,用文火煎至毫升,取药液;药渣再加水毫升,文火煎至毫升,取药液。合并2次药液混匀,每天服3次,每次毫升。药渣用布包裹,热敷肩部。并嘱病人每天坚持关节锻炼。

七,膝关节滑膜炎

方23,二术苓皮汤

苍术、白术各12克,茯苓皮20克,金银花、薏苡仁各30克,川牛膝15克。

每天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

八,踝关节扭伤

方24,酢酱草糊剂

鲜酢酱草。

将酢酱草适量用清水洗净,加少许食盐,捣成稀糊,直接敷于扭伤处,用纱布或绷带包扎即可。每天换药1次。

方25,八角枫叶糊剂
  

八角枫叶适量。

将上药研细末,与醋调和成糊饼状,外敷于患处,绷带外固定,每天换药1次。

方26,五行膏
  

炒紫荆皮4份,炒独活、炒赤芍、白芷各2份,石菖蒲、细辛、香附、炒乳香、炒没药各1份。

上药共碾细末,低温烘干备用。配制时将医用凡士林熔化,凉至20℃左右,加入药末(1克凡士林入药末克),边加边搅拌,调匀,待其完全冷却凝固即可。使用时将五行膏摊于药棉上(面积略宽于肿胀范围1厘米,厚度约0.5厘米),敷贴患处,绷带固定,隔天换药1次。并嘱患者减少患踝活动,肿胀严重时抬平患肢。敷药后若有局部瘙痒、丘疹等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敷药,并外擦尿素软膏;局部红肿、热象明显者,也不宜使用该药。

九,关节积水

方27,白芷散

白芷适量。

上药研细末,黄酒调敷于局部,每天换药1次。

温馨提示:以上丹方只供参考,如需服用,医院中医科就诊确诊后,在主任的指导下服用。(注:切勿乱服药物)

医院招聘中西医结合执业主治医生,有证高薪聘用!

联系张院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骨伤科精选秘验方剂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