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你懂得煎中药吗
TUhjnbcbe - 2021/8/12 16:01:00

煎服,是中药最常用的服药方法,所以煎药的瓦煲也成了中医药的标志。今天中年以上的人,几乎大都煎过中药,但究竟对煎中药的规范懂得多少呢?估计一般人就只知道将中药饮片放进药罐里,加水适量,然后放到火上去煲,详细的煎药规范谁也说不出个章程来。最多就知道加几碗水,煎至一小碗即可。其实煎中药有是很有讲究的,煎制不得法对疗效可是有很大影响哦!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煎药容器。最经典的是用砂锅(广东人叫瓦煲),没有砂锅也可以用搪瓷锅、不锈钢锅,但绝对不能用铁器。

第二,煎中药前应先用冷水浸泡约20分钟左右,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cm为度,如果药量较大或药物松泡易吸水还要适量增加用水。煎药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如纯净水,井水、自来水,以不含消毒剂的优质天然水为佳。

第三,煎药时间一般为沸后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即可。滋补药先用大火煮沸,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中间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两次,第二次煎的时间可以略短些。注意第二次煎煮后,应挤榨药渣,避免煎液的损失。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药汁应用消毒纱布或咖啡格滤渣倒入杯内,趁温热服用。

第四,注意掌握煎药量。儿童每剂约50~ml,成人每剂约~ml。

这以上是一般的煎药规范。此外还有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中药。

1、先煎药:即通过先煎延长煎煮时间10~15分钟。先煎药包括三种:一是药物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如磁石、牡蛎等;二是需延长煎煮时间降低毒性的药物,如附子、川乌等;三是治疗上的特殊需要,如大黄久煎泻下力下降,如果想控制一下泻下力度就须先下。

2、后下药:即在一般药物煎至预定量时再下的药物,一般在下药后再煎制5分钟即可。多数为有效成分在煎煮中易挥发或破坏的药物,如薄荷、白豆蔻。其次为治疗的需要,如欲增加大黄泻下力,便可后下。

3、包煎药:指需用纱布袋包装后再煎的药物,包括细粉状药物(如蒲黄、滑石粉等),易糊化、焦化的药物(如车前子等)。

4、另煎药:价格昂贵的药物须另煎,以免药物成分被其他药物吸附,如人参、西洋参等。

5、烊化药:即溶化或熔化,胶类药易粘附在锅底或其他饮片上,既浪费药料又易熬焦,须先行烊化,再与其他药汁兑服,如阿胶、鹿角胶等。

6、冲服药:即直接用开水或其他药汁冲服,为入水即化或本身就是液态的药物,如芒硝、竹沥水、蜂蜜等。

7、煎汤代水:如灶心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懂得煎中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