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中医内科专
TUhjnbcbe - 2020/12/29 16:48:00


  1、内伤杂病的基本病机是


  A.气血津液失调B.脏腑功能失调C.三焦功能失调D.阴阳失调E.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2、患者,男,36岁。平日性情急躁易怒,近日因工作不顺致失眠,不思饮食,口渴喜饮,口苦目赤,小便*,大便秘结,舌红苔*,脉弦数。其最佳治疗方剂为:


  A.龙胆泻肝汤B.*连温胆汤C.丹栀逍遥散D.滋水清肝饮E.柴胡疏肝散


  3、全身浮肿,下肢尤甚,小便短少,心悸目眩,畏寒肢冷,苔白脉沉滑,属于


  A.脾阳虚衰B.水湿内停C.阴阳两虚D.肾虚水泛E.肾阴不足


  4、下列哪项不属于"吐血三要法"的内容:


  A.宜行血不宜止血B.宜疏肝不宜伐肝C.宜降气不宜降火D.伐之(肝)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E.气降即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


  5、何人最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A.张仲景B.成无己C.张景岳D.宋丹溪E.王清任


  6、中风中经络之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宜选用:


  A.天麻钩藤饮B.半夏白术天麻汤C.镇肝熄风汤D.地*饮子E.大定风珠


  7、对于所有厥证患者均应


  A.用辛香开窍之品B.苏醒后消除紧张情绪C.补气补血D.注重饮食调养E.严禁烟酒、辛辣香燥之品


  8、行痹患者,关节疼痛,以肩、肘等上肢关节为甚。治疗应加用


  A.杜仲、桑寄生、巴戟天B.独活、牛膝、防己、萆薢C.羌活、白芷、威灵仙、姜*D.川乌、草乌E.白花蛇、乌梢蛇


  9、劳则遗精,失眠健忘,心悸不宁,面色萎*,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薄,脉弱,宜选方


  A.七味都气丸B.妙香散C.归脾汤D.金锁固精丸E.六君子汤


  10、辨别中风闭脱二证主要在于下列除哪项外的几点根据


  A.目合口开与口噤不开B.手撤肢冷与两手握固C.二便自遗与大小便闭D.肢体软瘫与肢体强痉E.躁动不安与静而不烦


  11、颤证髓海不足证的舌脉为


  A.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B.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C.舌红绛,无苔,脉沉细D.舌淡,苔薄白滑,脉濡E.舌质红,苔*腻,脉弦


  12、"痞满"病名首见于


  A.《内经》B.《伤寒论》C.《金匮要略》D.《诸病源候论》E.《丹溪心法》


  13、不属于"中暑"症状的是


  A.头昏胀痛B.恶心欲吐C.身热烦渴D.突然昏倒E.汗少而黏


  14、泄泻与痢疾最主要鉴别点为


  A.大便次数的多少B.质地是否清稀C.有无里急后重D.有无赤白脓血便E.有无腹痛


  15、下列哪项不属于天麻钩藤饮的组成


  A.天麻、钩藤B.石决明、杜仲、牛膝C.桑寄生、栀子、*芩D.夜交藤、益母草、朱夜神E.半夏、夏枯草


  答案


  1、E2、A3、D


  4、B5、E6、C7、E8、C9、B


  10、E11、A12、A13、E14、D15、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0/12/29 16:48:00

综合考试是大家现在最关心的问题。目前也到了大家冲刺的阶段。今天青医君汇总了常考的中药功效对比供大家学习!

01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珍珠:安神定志,明目退翳,解毒生肌,润肤祛斑。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珍珠草:利湿退*,清热解毒,明目,消积。02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泻火。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03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胡*连: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前胡:降气化痰,散风清热。04*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05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温燥寒湿,暖脾止泻。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06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沙苑子: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菟丝子:补益肝肾,固精缩尿,消风祛斑。覆盆子: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07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鱼蟹毒。

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消斑透疹。

紫珠叶: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08

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海蛤壳: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海浮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

瓦楞子: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09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白附子:祛风痰,定抽搐,解毒散结,止痛。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止痛。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止痉。10麦芽:消食行气,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稻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麦冬:养阴清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百合:养阴清肺,养胃阴清胃热,清心安神。天冬:养阴润燥,生津清肺。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11

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雷公藤:袪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海风藤:袪风除湿,通经络,活血。

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

夜交藤:养心安神,袪风通络。

12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13

火麻仁:润肠通便。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松子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14

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

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

川乌:祛风湿,温经止痛。

蕲蛇:祛风,通络,止痉。

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15

藿香:化湿,止呕,解暑。

佩兰:化湿,解暑。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16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原。

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17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此外,本品尚可治脏器下垂病症。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18

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19

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鸡血藤: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泽兰: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20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女贞子: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编辑:青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中医内科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