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附子的药理作用
TUhjnbcbe - 2020/12/29 9:02:00

在四川有一派中医大夫善于使用姜附起沉疴,名为“火神派”。开山鼻祖郑钦安先生长于使用生姜、附子、乌头等大辛大热之品,后世有卢铸之、祝味菊、吴佩衡、唐步祺等也均以善用乌附而著称。

在火神派的诊疗过程中,经常看到他们使用一个不太常用的中药——天雄。

什么是天雄呢?

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广雅》中记载:“奚毒,附子也。一岁为侧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天雄基原解释的文献了。

另外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这样记载:“今采用八月中旬。天雄似附子,细而长便是,长者乃至三、四寸许”。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天雄乃种附子而生出或变出,其形长而不生子,故曰天雄。其长而尖者,谓之天雄,象形也”。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这样记载:“种附子于地,其当年旁生者为附子,其原种之附子则成乌头矣。若种后不旁生附子,惟原种之本长大,若蒜之独头无瓣者,名谓天雄,为其力不旁溢,故其温补力更大而独能称雄也。今药房中所鬻之乌附子,其片大而且圆者即为天雄,而其黑色较寻常附子稍重,盖因其力大而色亦稍变也。”此与宋代《本草别说》:“天雄者,始种乌头而不生诸附子、侧子之类,经年独生长大者是也”的说法相同。

原来,自汉朝至今,天雄的来源有三:一为汉魏晋所用的多年生(3年以上)野生乌头,丧失块根繁殖能力后的2年生块根;二为种植的川乌头块根,因丧失繁殖能力单独长大的2年生块根;三为川乌头当年生形长的侧生块根,即形长的附子。

因为目前附子、乌头多为栽培品,因此我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天雄为种植的毛茛科植物川乌头块根,因丧失繁殖能力而无法长出附子,单独长大后的2年生块根,其补火助阳的能力强于附子。

总结:附子为块根繁殖的新生根,附子周围的再生根名侧子,而原种母根次年转为乌头,不能繁殖子根的母根称天雄。乌头在地下经年,质地轻虚,性飘逐风,且辛热甚于附子,擅治风寒湿痹与寒凝腹痛。附子质地重实,下行可达命门,温补肾阳功著,又长于回阳救逆。天雄细长,其身大于附子,其尖向下,能补下焦命门火衰。侧子着生于附子周围,性发散而走四肢,故主治手足风湿诸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附子的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