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上8点左右,宁波象山下塘码头,人山人海。
“来了来了!”随着海平面上一艘渔船的出现,人群喧闹起来。
这艘渔船的船尾正拖着庞然大物……
00:05《射雕英雄传》周伯通骑的是鲨鱼
象山渔民骑了一条鲸鱼
去年12月18日凌晨4点,舟山渔民在东海捕鱼时,捡到一艘无人游艇,成了全国热点新闻。这次,捡回一条鲸鱼的汪立平是象山下塘人,43岁,从17岁开始捕鱼,一捕就是20多年。
他是在浅海捕鱼,位置很固定,从下塘码头出发,开两三个小时就到了。网是老早放在海里,一放就是几个月。接下来,就是看好潮水时间,每天落潮的时候,开船去收网。
网里什么都有,现在这个季节,比较常见的是鲳鱼、墨鱼,还有川乌,也就是象山港马鲛鱼。
清明时节,正是象山港马鲛鱼最美味,也是价格最高的时候。不过,汪立平放的是“死网”,网里有什么,全靠运气。
“别人一船捕上上千条马鲛鱼,我的网里,要是有两条马鲛鱼,已经很走运了。”
昨天,我给汪立平打电话的时候,他笑眯眯地说,运气不错,网里有十多斤的墨鱼,还有两条大鲳鱼,每条都是六七两重。
而前天,他更是撞大运了——遇上一条鲸鱼!
当天他带着一个船员一起去老地方收网,海上雾气很大,中午11点左右,渔船航行到油菜花峙海域,远远的,他看到一个“庞然大物”漂浮在海面,肚子向上,已经死亡。
“什么东西哟,阿呀,这是鲸鱼呀!我捕了20多年的鱼,第一次看到鲸鱼,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汪立平一下子兴奋起来,他第一个反应是,给象山县水利渔业部门打电话。
“鲸鱼是保护动物,我得问问怎么处理,工作人员问我,鱼有没有发臭,我说,没闻到味,他们说,那能不能把鱼带回码头。”
汪立平目测,这条鲸鱼有10多米长,自己的船也才22米,肯定拖不上渔船,怎么带回港?
绑走!
他们把渔船靠近鲸鱼,然后小心翼翼地从渔船爬到鲸鱼身上。
鲸鱼的肚皮很滑,可这难不倒20多年的老渔民,两个人站得稳稳的。
这一刻,他们比《射雕英雄传》里的周伯通还厉害,周伯通骑的是鲨鱼,他们骑的可是鲸鱼!
张纪中版的《射雕英雄传》中,周伯通骑鲨鱼剧照。
“我们拿着绳子,慢慢走到鲸鱼的尾部,把它的尾巴、鳍等部位绑得牢牢的。”
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不过,他们也早有准备,身上穿着救生衣,腰部绑着绳索,绳索一端系在渔船上。
天公也很作美。此刻的海上,除了雾很大,视线受阻以外,几乎没有风浪,平静得就像在港口里面一样。
汪立平说,他们花了好几个小时,才把鲸鱼绑得结结实实。然后,两个人回到渔船,船往回开,船尾拖着一座“小山”,划出一阵阵白浪。
这是一条布氏鲸
被连夜送至南京师范大学
晚上8点,渔船才把鲸鱼拖到石浦下塘码头,这时,码头早已人山人海,象山县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也到了现场。
看热闹的渔民说,大鲨鱼看到过,这么大的鲸鱼就没见过了。
装鲸鱼的大货车有将近十米长,装上车后,这条鲸鱼还有两三米露在外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规定,渔民在捕获鲸鲨后应该放生,如果是死亡的保护动物,应当上报相关部门处理。象山县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李智广说,渔业部门会对捡获鲸鱼的船老大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但是数目不会很大,几千块钱。
随后,执法人员用吊机将鲸鱼吊上卡车,连夜送至南京师范大学。不过,等到了那里后,凑近去闻,鲸鱼已经能闻到一点异味了。
“可能是近几天死去的,至于死因是什么,还需要解剖,看看它的身体哪个部位出现病变,比如解剖它的胃,看看里面有没有有害物质,像塑料袋等污染。”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光教授研究组生态学博士单磊说,刚运来的是一头布氏鲸,雌性个体,长11.28米,估计重量10吨,年龄6-7岁,是国家二级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
“这条鲸鱼对我们研究其死亡原因、食性、分子遗传和适应性进化以及科普宣传等方面有很大帮助。”单磊说,这条鲸鱼出现在近海并不奇怪,“这里本来就有分布,只是,数量稀少,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统计数量。”
象山不是第一次发现鲸鱼
其实,象山并不是第一次发现鲸鱼,近些年有关鲸鱼的新闻也有不少:
年10月,象山花岙岛村的外滩涂上,发现一条搁浅的小须鲸,4米多长,3吨多重,村民发现时,鲸鱼还在翻滚,村民们无力把它拉上来,渔船也进不了滩涂,只能在鲸鱼周边围起一个水挡,让水沟的海水聚集在水挡里。最终,搁浅一天一夜后,这条鲸鱼还是未能脱险。
年7月,象山东陈乡红岩村村民李法建与5个朋友在东旦沙滩踏浪嬉戏时,发现一条搁浅的鲸鱼,鲸鱼长2.4米,黑底白花,大约有公斤重。6个人,不停往鲸鱼身上浇海水,一边用绳子绑在它的尾鳍,大家前拖后推,终于把它推进了深水区,鲸鱼徘徊了约半小时后,离开。
年9月,象山高塘岛乡渔潭村海滩,有一条鲸鱼搁浅在岸边,这是一条2.5米的鲸鱼,头部卡在乱石堆中,奄奄一息。边防官兵会同当地村民,有人负责挖渠引水,有人负责运送海水给鲸鱼,在鲸鱼体力慢慢恢复后,大家找来绳子和竹竿,合力把鲸鱼抬起,移向海面。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下,鲸鱼幸运回归大海。
……
布氏鲸
据单磊介绍,布氏鲸是一种中等体形的须鲸类物种,主要以沙丁鱼等鱼群为食,每日的食量约是其体重的4%。据报道,最大布氏鲸体长可达15.5米,目前在我国发现的最大布氏鲸个体是去年6月份于湛江附近海域搁浅死亡的一头布氏鲸,其体长达13.1米。
它们通常单独活动或2-3个个体一起,不会结成大群。和其它须鲸类物种一样,布氏鲸睡觉时浮于海面,身体沉入水下3-4米,背鳍露出水面。它们游行的速度为2-7公里/小时,最快可达20-25公里/小时,最深可潜至水下米左右。
来源:都市快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