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云南省疾控中心提示秋冬季谨防乌头碱类药物
TUhjnbcbe - 2024/5/10 17:29:00

掌上春城讯俗话说:“秋天补的好,冬天病不找”、“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秋冬季节云南省部分地区有食用草乌、附片等炖药膳或饮用草乌泡酒的习惯来“强身健体”。殊不知,这种“进补行为”非常危险,严重时甚至会夺人性命。

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呢?

草乌、附子、附片、川乌、雪上一支蒿、“小黑牛”等乌头碱类药物含乌头类生物碱,对心脏毒性大,人口服纯乌头碱0.12mg即可中毒,3-4mg即可致死。一般都要经过炮制降低毒性后才能药用,服用未经炮制的乌头块根2g即致死。炖煮、浸泡等普通加工方法难以破坏其毒性。因此煮食草乌、附片等导致中毒,或误饮其泡酒而引发中毒的报道屡见不鲜。

根据我省近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每年10-12月为乌头碱类药物中毒发病高峰。目前已进入我省传统食用乌头碱类(草乌、附子、附片等)药物的“进补”季节,乌头碱类药物中毒防控工作形势严峻,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省疾控中心已向各州(市)发出预警信息。

既然草…草…草乌有毒,为什么大家还这么喜欢吃呢?

草乌的庐山真面目

川乌、草乌及其炮制品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是治疗风湿顽痹的常用药物。我国民间使用乌头碱类药物泡酒饮用或炖肉食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腰痛及其他关节疼痛等病症。

乌头碱急性中毒的病因及症状

1.病因

①剂量过大;②煎药时间短;③炮制质量差,药中的毒性成分—生物碱含量超过药典规定;④服用生药;⑤酒浸或用酒冲服此类药物可增强其毒性;⑥长期服用者、年老体弱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易中毒。

2.症状

草乌中毒症状一般在服食后0.5-2小时之间出现,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和消化道毒性等,其中损害心脏是草乌中毒最重要、最多见的危险因素。

中毒症状有口、唇、舌发麻,全身发麻,胃内强烈烧灼感,逐渐出现瘫痪,颜面及四肢痉挛,言语困难,视力、听力下降等,严重者可因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而死亡。

乌头碱急性中毒的救治

对乌头碱急性中毒的急救,目前尚缺乏可靠的解毒药,食用乌头碱类药物后,一旦发现有口、唇、舌发麻,脸部以及皮肤发痒或者有蚂蚁爬行感,恶心、发慌等草乌头中毒症状,就地催吐,帮助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物,医院。

云南省疾控中心专家提示:预防是关键。

为预防和控制此类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云南省疾控中心特别提示:

01

草乌等含有毒性成分乌头碱。乌头碱能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并可直接损害心肌,引起心律失常。如不及时抢救,会导致心脏麻痹而死亡。草乌、附片等是毒性较强中药材,不是食品,不能作为食品食用。采集草乌、附片时禁止用口尝试。

02

草乌、附片加工炮制不当对人体危害不轻。很多患者依据民间经验,擅自使用该类毒性药材,缺乏专业医师的指导,另有些患者不遵从医嘱,擅自加大药量或是缩短煎煮时间,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应谨遵医嘱,慎用此药。

有心脏病史的患者食用草乌等药物时更要小心。

03

不饮用内容物不明的药酒。

04

严禁餐饮经营单位、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食堂、婚丧宴请和会议等涉及集体用餐加工食用草乌等毒性中药材;

05

严禁聚众或集体食用含有草乌等毒性药物原料自行配制的药酒及其他食品;

06

若误食草乌、附片后,出现中毒症状时,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医院就医。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省疾控中心提示秋冬季谨防乌头碱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