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医院一起协查检测任务。患者7天前因“视物模糊”口服中药后出现不适就诊,医院的时候病情危重。经临床研判,很大可能是乌头碱中毒,紧急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珠海市卫生检验中心检测。
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后马上进入应急状态:
中心理化实验室工作人员收到病例人员血液和尿液标本后即刻启用公共卫生化学性中毒因子有机质谱分析平台进行排查检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利用UPLC-Q-TOF以及UPLC-MS/MS仪器进行生物毒素检测,经过连续10个小时的抽丝剥茧,初步从自然界多种乌头碱中检出患者血液中含有中乌头碱(又称新乌头碱),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室技术支撑。是继检出鲍鱼毒素和莨菪碱、阿托品两种生物碱之后,再次有效捕获生物毒素中毒的“元凶”。
据悉,乌头碱是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份,是剧毒类生物碱。在我国,常用于制作药酒外用或制作成其他剂型适量内服以治病。口服纯乌头碱0.2mg即可中毒、3~5mg可致死。
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提醒市民:
若不慎食用毒性中药材及其制品后,出现口舌肢体麻木、头晕、呼吸困难、心慌、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避免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据了解,完善公共卫生化学性中毒因子有机质谱分析平台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将继续以中毒应急检测为突破方向,对有毒化合物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重点解决粤港澳湾区新发、罕发食物中毒化学性中毒因子的筛查、识别及确证技术瓶颈,为迅速有效应对突发中毒事件提供“一锤定音”检测。
撰文:曾茹阳
专业审核:黄利群马丹
美编:孟英
初审:龚鉴
审核:黄利群
珠海疾控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