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5月26日期间,天江药业年度“阅·鉴”本草系列品牌活动第二站来到了四川,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的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时值初夏,万物茂盛,与会专家通过现场采挖、近距离观察,更深入了解乌头附子的药性等相关特点,从源头见证天江中药配方颗粒的品质。
会上热烈研讨
辽医院副院长于睿与在座各位专家教授分享了“《伤寒论》附子32方解析及辨治难治性疾病临床心法”,于院长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详细介绍了“木中土之附子、附子32方的解析、难治性疾病临床心法、与经为舞的三境界等方面的内容”,她认为学习《伤寒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永攀《伤寒论》之峰。整个演讲娓娓道来,内容丰富详实,让与会专家收获颇丰。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饮片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建国教授长期从事临床与科研工作,对中医内科、脾胃、肝胆等病有着深入地研究,他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向在座的专家学者分享了目前中药配方颗粒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天江中药配方颗粒从优良种源、优质原料、规范炮制、创新工艺、严格质控到重金属、农残等安全性检测的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
饮片质量的控制是中药配方颗粒质量保证的前提与基础。对此,天江药业科研中心首席药材鉴定专家唐波老师以“四川道地药材及其真伪鉴别”为题,详细罗列多种常用中药材的特点、特性,作真伪对比鉴别,并阐述了中药材行业现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相关内容。
会后深入基地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药材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药材已从传统的医疗需求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日常健康养生必备的消费品。中药材的需求量和需求层次被逐步拉升,对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医历代本草强调“道地药材”的概念,如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写到“诸药所生,皆有境界”,这些都强调了道地药材品质及产地的重要性。多年来,天江药业把田间地头作为“第一生产车间”,对基原选择、品种鉴定、田间管理、采收加工、质量标准等做出严格的规定,实现从生态环境检测、到种苗培育和栽培、再到药材采收、运输、包装,每一个环节都实时把控,正是为了实现中药材的道地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