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此酒有毒rdquo浙 [复制链接]

1#

冬日里

不少人喜欢喝点药酒

既暖身又进补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

每年都有人喝药酒喝出问题

这不

今年一位浙江老大爷就“中招”了

心脏骤停险些丧命

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1

一两药酒下肚,站都站不起来

这位老大爷姓厉,浙江义乌佛堂人,今年78岁,平时吃饭喜欢配点小酒。

1月22日中午,他随手拿起装着药酒的瓶子,才一两酒下肚后,整个人感觉不太对劲,头昏脑胀,身体发紧,站都站不起来了。

随即,他的妻子抿了一口药酒,喉咙一紧,舌头发麻,赶紧灌了两杯水,喊道:“这酒有毒!”

厉大爷喝下的药酒。

很快,厉大爷就意识不清了,被送医院,心电图检查提示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当时,浙大四院急诊科专家兼义乌二院急诊医院值班,他初步判断家属带来的药酒极可能是草乌酒,患者很可能是因为乌头碱中毒出现“交感风暴”,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蒋医生立即组织急诊医护给患者用上了稳定心律的药物,并及时开展洗胃、导泻等抢救治疗。

“患者仍旧处于危险状态,立即准备救护车转院到浙四!”蒋医生说。

2

命悬一线,医院紧急联动抢救

义乌二院急诊科由浙大四院急诊科托管,建立了绿色转诊通道和紧密协作机制。

“心电图显示患者情况高危,如果不及时抢救,后续可能就没有希望,一分钟也不能耽误。”厉大爷安全抵达浙大四院抢救室,医生正与家属告知病情时,厉大爷反复出现室速、室颤、心跳骤停,持续予以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十余次、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厉大爷的心律仍像“蹦极一样”,随时可能死亡。

浙大四院急诊科胡医生立刻启动急诊ECMO团队,行急诊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CPR)。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人工肺,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边心肺复苏,边紧急穿刺置管开展ECMO治疗

ECMO治疗为后续抢救赢得时间,经过多学科团队及时的抢救,血液净化团队多次提供血液灌流、血液滤过等治疗,以及急诊监护室精心的照顾,第三天,老厉的病情终于逐步稳定下来,转到了肾病科普通病房。

如今厉大爷恢复得不错,精神很好。

3

专家提醒:谨慎食用自制泡酒

胡医生表示,急诊每年都会收治几例因误服“草乌酒”而导致乌头碱中毒的患者。

乌头碱是一种“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只需0.2毫克就会中毒,3毫克~5毫克就能致人死地,毒性比砒霜大几十倍。

因此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易服用成分不明的药材治病,也不要随便饮用自制药酒。

另外医生提醒,有些人喜欢泡药酒,但泡酒时一定要了解中草药相关知识,以防中毒伤身。

例如川乌、草乌、附子等中药均为乌头碱类药物,用这些药泡酒不能生泡,应先炮制去其毒性,且剂量不能太大。

古人云,病从口入

此话真的不假

小编在此提醒大家

凡是入口的东西

还得小心再小心呐!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陈琼实习生吴淑冰

厦门晚报健康周报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