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煎药全流程及注意要点 [复制链接]

1#

一、准备阶段

1.选择器具/p>

首选黑砂锅或瓦罐,明火煎煮,如果记性较差,也可直接购买大小合适的电药锅。

搪瓷、玻璃器具次之,不锈钢器皿也可选用。

避免使用铜、铁、铝等金属锅具,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二、浸泡药材

药材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无需清洗药材,以免有效成分流失。如确需清洗,应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切勿浸泡冲洗。

1.用水量/p>

使用洁净冷水,水量以高出药面2-3厘米(1-2指节)为宜。

2.浸泡时间:

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根茎、种子、果实类药材较多的情况下可浸泡30分钟。浸泡时间不宜过久,以免药物酶解或霉败。

三、煎煮过程

1.火候控制/p>

先用武火(大火)将药液煮沸,然后转为文火(小火)慢煎。

2.煎煮时间:

一般治疗性药物:头煎40-60分钟,二煎40分钟左右。

解表药、清热药:头煎和二煎均缩短时间,一般为大火煮开后,再煎3-5分钟。

滋补类药物:头煎60-90分钟,二煎60分钟左右。

3.煎煮次数:

一般治疗性药物应煎煮两次,合并两次药液后分两次服用。第二次煎药应加注温水,以免药物酶解或蛋白变性。在使用砂锅、瓦罐等容易热胀冷缩的器皿时,须注意第二次注水时器皿与水温的温差,以免炸锅。

3.特殊药物处理:

先煎:质地坚硬、不易溶解的药物(如龙骨、牡蛎、生石膏等)及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川乌、附子等)需先煎。先煎药物应单独煮沸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其他药物同煎。

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成分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等)应在其他药物即将煎好时加入,同煮2-3分钟即可。

包煎:花粉类、细小种籽类药物及含绒毛、易粘锅的药物需装入纱布袋中煎煮。o

另煎:贵重、量少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等)应单独煎煮,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药中服用。

烊化:胶类或糖类、粘性大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应隔水加热烊化后,冲入已煎好的药汁中服用。

泡服:质轻、量少、含挥发油较多的药物(如菊花、番泻叶等)可用半杯药汁趁热浸泡后服用。

四、过滤与服用

1.过滤:

煎煮完成后,将药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使用纱布或过滤纸过滤掉渣滓。

2.服用/p>

通常建议在早饭前半小时及晚饭后一小时以上服用,具体时间应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而定。服用时如有沉淀物请勿摇匀,仅需服用澄清汤液即可。

适合饭前服用的情况:修复胃黏膜,月经病,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等方剂。

适合饭后服用的情况:甲、乳、肺结节,睡眠,情志,头痛头晕,鼻炎,排便困难类方剂。

注意事项·

煎药过程中应注意火候和煎煮时间,避免药液溢出、煎干或烧焦。

煎药前不要随意清洗药材,以免有效成分流失。

服用中药时应遵循医嘱,注意服用时须加热至40℃左右。

最后提示,由于个体差异,使用中药请找专业中医师,遵医嘱用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