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饮片切制起源是如何生产工具不断进步,药材 [复制链接]

1#

饮片切制起源是如何?生产工具不断进步,药材切制也发生了变化。

所谓饮片有两种定义,其一是指中药材切制成一定形状并专入汤剂者,称为狭义的饮片,其内涵就是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的配方原料;其二是指经过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所有药材配方原料,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一般称为广义的饮片。药材的切制是最古老的炮制方法之一。它是指利用各种工具,把中药材制作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等的过程。一直以来,切制后的饮片是中医临床应用中药的普遍形式。但在中医药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药材的应用形式及其切制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将对饮片及其切制方法的历史进行考察,以期对现代中药炮制研究有所启示。

饮片切制的起源,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了中药材切制的记载,如“削杞本”、“剡豶膏”、“细尊刂茈”、“咀薤”等。削、剡、咀等这些都是早期的饮片切制术语。在铁器尚未出现的时代,人们还曾经采用咀的方法对药材进行切制。根据现有史料的记载,这种对药材粗加工的方法始见于《五十二病方》云:“夏日取堇叶,冬日取其本,皆以甘〈口〉沮(咀)而封之。干,辄封其上,此皆已验”;“咀薤,以封之”。此处“咀”即为咀,将药物咬成小块。此外在《灵枢·寿夭刚柔》篇中“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咀,渍酒中……”。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咀,嚼也”。

《中华大字典》:“药之粗齐为咀,咀即修药也,宗奭曰咀有含味之意,如人以口啮,李杲曰:古制也,古无刀以口咬细”。总之,咀就是古人在铁器尚未出现的时代,用口将药物咬碎的一种炮制方法,也是饮片切制的一种古称。在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中药物炮制一般在药物注脚中出现,如“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此外,在《金匮玉函经》《伤寒论》中还有“右几味,咀”的记载。随着铁器应用,药材切制方法也在逐渐增多,出现了切片、锉等。如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咀与切法并见。如“苦参一两,咀”;“桂一两,咀”。

切制的药材则更多,如“地骨皮三两(切)”;“真珠四两(切)”;“取槐皮黄白者切之”等。待到南朝梁代时期,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曰:“凡汤酒膏药,旧方皆云咀者,谓秤毕捣之如大豆者,又使吹去细末,此于事殊不允,药有易碎,难碎,多末,少末,秤两则不复均,今皆细切之,较略令如咀者,差得无末,而粒片调和,于药力同出,无生熟也”。

陶弘景认为,药材经咀后入药,要产生粉末,吹去粉末,会导致剂量不再准确,现在都是把药材进行细切,与咀相比则药材的颗粒片形均匀,更有利于药力的煎出。因此,随着铁器的应用,咀逐渐地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切、剉、捣、劈等。在成书于南北朝刘宋时期的《雷公炮炙论》一书中药材切制转以切、剉、细剉法为多,如黄精“刀薄切,曝干用”;牛膝“细剉,焙干用之”。但“咀”这种饮片切制方法在炮制发展史上影响至深,在后世的许多文献当中还有相当多的咀记载,如金元时期李杲之《脾胃论》的多个方剂煎药法,均有“右咀”的记载。因此,明代陈嘉谟在其著作《本草蒙筌》中总结“古人口咬碎,故称咀。今以刀代之,惟凭剉用。犹曰咀片,不忘本源”[。迄今人们对全草类的切制还称为“切咀”,切制出的小段习称“咀子”或“咀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