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杨万志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卫生院的中医旗帜 [复制链接]

1#

在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卫生院,有这么一位老中医,今年61岁的他,仍然坚持在临床一线,为山区百姓把脉问诊。今年1月,当新冠救治工作进入高峰的时候,已经感染了的他不顾自己身体还没有康复,主动要求参与到新冠救治中来,用他深厚的中医功底,为老百姓诊脉开方。他说:“现在正是患者需要的他的时候,我怎么能休息呢!”。

他十八岁时开始跟随其父亲及祖父习医,并拜名老中医胡润芝为师,曾自费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学习,至今从事中医工作四十余载。具有深厚的中医功底,临床经验丰富,对中医药治疗山区的多发病、常见病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尤其擅长治疗各种痹症、痿证、顽固性头痛、胃脘痞胀。

年,由他撰写的“浅谈对痹症的认识及自拟八味治痹汤的临床应用”一文被“中国知网”录入,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先后获得省级及县级科学进步奖。

他就是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卫生院的中医旗帜,门诊的老中医杨万志医生。

杨万志医生有着几十年的基层行医经验,在中医中药治疗中总能着手成春,在病患及其家属心中树有良好口碑。

杨万志医生认为用药需要根据季节气候以及阴阳变化相结合,辨证施治。在诊治一个衡阳的病人时,凸显了这一点。患者,男性,60岁,2月中旬就诊,因“双膝漫肿、疼痛10年余”来诊,多方治疗,不见良效,经熟人介绍找到杨万志医生,当时正值二月份,患者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以及杨医生多年的临床经验,辨证为阳虚寒凝湿阻证。“阳化气,阴成形”,阳气不足不能化气,故水湿停滞于肌肤之间,春季阳气生发,肾精不足,病情易加重,故予以阳和汤加减。予以阳和汤加黄芪、牛膝、川乌、薏苡仁、蚕砂10余剂,疼痛缓解,继服20余剂,至今未见复发。

因为这一次的就诊,患者万分感谢,虽然远在衡阳,但一家人的病都是找杨万志医生看的。

杨万志医生还认为临床医生要敢于用药,敢于钻研,有些疾病的治愈恰恰需要打破思维用药。曾有一个老年妇人,田某,80岁,大京竹人,因“突发双下肢活动障碍2天”入院。予以西医对症支持治疗1周后效果欠佳,找到杨医生求中药治疗。察看患者双手肌力减弱,双下肢难以站立,面色无华,舌面有瘀点,脉细涩,追问患者患病前有过度劳累史及受凉史。辨证为气虚经脉瘀阻证,予以补阳还五汤加鹿角胶15g马钱子5g(另包)当归12g。

此方剂中杨医生用的“马钱子”有剧毒,用量超常规倍,这并不是随意使用,而是以他自己多次亲尝药物的实践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综合考量得来的。杨万志医生亲自指导家属熬药,浓煎取汁1ml,分6次口服,交代家属若出现呼吸气促、烦躁胸闷,药量减半服用。服药3剂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能正常行走。遂予以原方去马钱子后,5剂为丸药1剂服用2月后,患者痊愈。

杨万志医生认为用中药不难,用好中药很难,精准辨证论治很重要。有个60岁的退休女教师,因“反复偏头痛10余年”就诊,患者多次医院,各种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一直缓解不明显。经熟人介绍找到杨万志医生。询问到患者多于情绪紧张、受风寒后症状加重,再看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患者外受风邪,情志变化引发疼痛,治疗上予以疏肝解郁,祛风通络为主,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组方兼具疏肝祛风,服药5剂后回访,患者症状缓解明显,后予以原方川芎减至20g后再服用5剂,患者症状完全缓解。此患者用方常规,但是为何之前就诊疗效欠佳,这与杨医生辨证施治有关,足以见得,中药辨证论治很重要。

杨万志医生总结经验的方式很灵活,每一次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病人身体状况的不同区别用药。“因人而异,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这一点在杨万志医生身上一直能看到,也是年轻的中医需要学习的地方。

杨万志老中医坐诊地点: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卫生院门诊一楼诊室

咨询

来源: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卫生院

作者:郭世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