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一 [复制链接]

1#

中医风湿病定义

风湿病是由于人体营卫气血失和,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肌肤经络筋骨经脉,邪正相搏,气血痹阻,出现的以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重着、麻木、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严重时累及脏腑功能失调的一类疾病,包括了中医传统的各种痹症。

中医风湿病的分类

------按病因分类

------按病位分类

------按临床特点分类

------按证症分类

按病因分类

1.风痹

(一)以感受风邪为主,外邪侵犯肌肤、关节、经络。

(二)症状特点:疼痛走串,游走不定。多发于上肢、肩背等处,伴有恶风、汗出之表现。

2.寒痹

(一)以阳气不足,感受寒邪为主因。

(二)表现以肢体关节疼痛,固定不移,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或缓解。常兼恶寒、肢体拘挛、屈伸不利、脉弦紧等。

3.湿痹

(一)以感受湿邪为主,湿邪留滞于肢体、关节、肌肉之

(二)临床表现以肿胀疼痛、重症麻木为特征。多兼头沉重、胸闷、腹胀身倦、苔腻、脉濡缓等。

4.热痹

(一)因感受热邪或温热之邪,或风寒湿邪入里化热。

(二)临床特点:肌肉关节的红肿热痛,伴有身热、汗出、口渴、舌苔*腻、脉象滑数。

5.燥痹

(一)以感受燥邪为主,或由于阳热之邪化燥伤阴,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失于濡养而致的一类痹证。

(二)临床表现特点;肌肉疼痛,关节不利,口鼻干燥,双目干涩等症为主。

6.湿热痹

(一)湿热痹属于热痹。

(二)临床表现以关节或肌肉局部红肿、热痛、有重着感。伴发热,口渴不欲饮,溲*(小便*),烦闷不安。舌质红,苔*腻,脉濡数。

7.风寒湿痹

(一)风寒湿邪兼夹而至,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本义。

(二)临证常见有以风、湿为主者,称为“风湿痹”;

以寒、湿为主者,称为“寒湿痹”;

若风寒湿三气兼重,则以“风寒湿痹”名之。

(三)临床表现风寒湿三邪致病特点兼有。

云南金乌黒药三乌胶丸组方独特:

君药:生川乌、生草乌(除寒湿痹、温经止痛)

臣药:附子、生白附子、乳香(祛风、回阳救逆、消肿止痛、补肾)

佐药: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

使药:冰糖、猪蹄(增加骨黏性、修复关节软骨、提供骨营养)

全面综合治疗风寒湿痹引起的风湿骨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